近年來,隨著水利建設投資不斷擴大,“工程補短板、行業強監管”對水利工程質量及水利建設市場承載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研究水利勘測設計行業市場承載能力,支撐新形勢下水利建設投資大規模增加,就影響和制約水利勘測設計行業市場承載能力的關鍵因素進行分析研究,顯得尤為重要。本文基于對業內部分勘測設計單位的調研,結合勘測設計行業近些年的發展情況,分析水利勘測設計行業技術服務能力水平,就水利勘測設計行業技術服務承載力進行分析研究。
總體思路
按照尊重規律、實事求是、突出重點的原則,通過收集水利工程勘測設計行業數據,開展典型調研,選取代表性指標,統計分析近些年的變化趨勢,研判水利建設市場總體承載能力。同時,根據“短板效應”原理和勘測設計平均取費占比及年平均增長率,分析市場主體可增加承載能力,為水利建設投資決策提供支撐和參考。
現狀分析
水利勘測設計行業單位情況
根據住建部統計數據,截至2020年,水利勘測設計單位數量為1359家,近3年來,年均增長率約1.7%,單位數量呈現穩中有升的態勢(圖1)。其中,事業單位占比約為6.2%、國有企業數量占比約為21.6%,兩項指標占比均高于全國勘測設計行業企業數占比。
圖1 2011年–2020年
水利勘測設計行業單位增長情況
近年來,水利勘測設計行業單位甲級、乙級資質的增速保持平穩,丙級資質增長較為明顯。2020年,甲級資質單位增加至111家,乙級資質增加至359家,行業內單位資質分布呈“金字塔”結構(圖2)。
圖2 2011年–2020年
水利勘測設計行業單位資質情況
水利行業勘測設計從業人員情況
截至2020年,水利勘測設計行業從業人員約為14.7萬人,其中,專業技術人員約10.3萬人,具備注冊執業資格人數為2.5萬人,約占總人數的17.1%,高于全國勘察設計行業平均水平。近10年來,水利行業勘測設計從業人員數量年均增長率約8%,預計未來一段時間將繼續維持增長趨勢。
承載力代表性指標選取
從業人員規模
勘測設計企業屬于智力密集型企業,從業人員數量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產能,因此選取從業人員規模作為承載力研究代表性指標。
業務飽和度
業務飽和度是承載能力的關鍵因素。調研現階段水利勘測設計行業業務飽和度對現狀承載力能否匹配、支撐和消化新形勢下水利建設投資的大規模增加,將起到較為關鍵的作用,所以業務飽和度可作為承載力代表性指標。
信息化水平
勘測設計信息化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勘測設計產能。信息化水平的不斷提高,提升了生產效率和勘測設計質量,因此,選取信息化作為承載力代表性指標。
水利勘測設計行業技術服務能力分析
水利勘測設計行業人均產能不斷提高
根據歷年《全國工程勘察設計企業統計資料匯編》數據,從人均產能效益來看,水利勘測設計行業人均營收和人均凈利潤近年來均呈現快速增長勢頭,其中,人均凈利潤超越勘察設計行業平均水平(圖3)。水利勘測設計行業生產效率不斷提高,行業技術服務供給能力不斷增強。
圖3 2011年–2020年
水利勘測設計行業人均營收和人均利潤
根據歷年《全國工程勘察設計企業統計資料匯編》數據,水利勘測設計行業勘測設計收入增長率約為12%(圖4);2016年–2019年勘測設計費占全年落實水利建設投資額的占比平均值約為3.58%。
圖4 2011年–2020年
水利勘測設計行業年設計收入
調研顯示,2015年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關于進一步放開建設項目專業服務價格的通知》(發改價格[2015]299號文),決定進一步放開政府指導價管理的建設項目專業服務價格,實行市場調節價格,因不同設計類型的水利工程勘測設計取費不同,加上因市場競爭、業主壓價等因素,取費平均值約為4%。這與歷年《全國工程勘察設計企業統計資料匯編》中2016年–2020年勘測設計費占全年落實水利建設投資額的平均占比基本一致(表1)。
水利勘測設計單位產能富余,有一定提升空間
本次調研,在全國范圍內調研了5家流域委水利勘測設計院、17家省(市)級水利勘測設計院和5家地市級水利勘測設計院,資質涵蓋了綜合甲級、行業甲級、專業甲級、行業乙級和專業乙級等層次。從調研結果來看,半數以上勘測設計單位表示在保障設計質量的前提下,現有產能仍可增加30%–50%;少數單位表示可增加10%–20%;僅個別單位表示目前工作任務飽滿。此外,多數單位表示目前單位項目儲備不足,特別是缺少水源工程、引調水程、水生態環境工程等大中型項目(圖5)。
圖5 調研單位現有產能飽和情況
此次調研單位的選取,在資質、單位性質及區域分布方面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由此可見,目前水利勘測設計行業大多數單位存在產能富余的情況,仍有較大產能利用空間。
以BIM為代表的的信息化水平發展,有利于產能的進一步挖掘
《水利改革發展“十三五”規劃》指出,要推進水利信息化建設,全面提升水利信息化水平,以水利信息化帶動水利現代化,提高水利綜合決策和管理能力,水利信息化建設在整個水利建設過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
以BIM為代表的信息化水平不斷提高,提升了生產效率和勘測設計質量。在水利規劃和水利工程建設中,信息化投入持續增長,“數字流域”“數字工程”為實體工程提供了新的認知方式。BIM作為工程數字化的核心技術,已應用到水利規劃、設計、建設、運行等方面。
調研發現,目前流域委水利勘測設計院及省級水利勘測設計院在BIM應用上有較大發展,并取得較好成績。BIM應用在前期雖然投入較大,但能夠顯著提高生產效率。從目前水利勘測設計行業BIM的發展情況來看,部分勘測設計單位已基本達到收獲期,“新基建”“數字經濟”政策會加速BIM技術應用的發展。BIM技術的應用,預期可提高水利勘測設計單位5%–10%的設計產能。
結論
根據行業基礎數據以及調研情況分析,目前行業可承載能力情況如下:從行業整體情況來看,近年來水利行業勘測設計年人均產值和從業專業技術人員總量均持續增長,預計行業現有生產能力仍有進一步提高的空間,行業產能可繼續保持穩定增長。從調研情況及BIM技術應用來看,目前多數水利勘測設計單位產能富余,仍有較大利用空間。綜上分析,全國水利勘測設計服務產能仍有較大提升潛力。此報告測算的水利勘測設計行業產能提升空間約為30%–40%。該成果為行業主管部門制定政策提供了重要依據。